瑞岩山题刻撷趣(二)
添加时间:2023-09-24 11:25:56
金满大酒店:瑞岩山景色区题刻,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距福清市城区7.5公里的海口镇西北处。1985年10月,被列为福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维护单位,并划界立碑,加以维护和管理。1996年11月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。瑞岩山景色区除了风光秀丽,具有全国最大弥勒坐佛,题刻凡100多处,为瑞岩山景色区减色无限。题刻大多集中于前岩崖壁上。隶楷行草,数体兼备。是谓:文采飞扬,笔力苍劲;气势磅礴,蔚为大观。本期专版,小编带你“走马观花”阅读瑞岩山景色区摩崖石刻的同时,领略一下古代“福清哥”留下的尊贵墨宝。福清“最大官”的墨宝{续上篇:瑞岩山题刻撷趣(一)}叶向高的“谢政归来”诗题刻--郭成辉摄从现存的叶向高文学作品来看,呈现出明显的台阁体特征:题材上不出送别、写景、赠答、纪游、奉贺、仕宦、书斋之类,思想上表现温顺敦厚、性情雅正之旨,喜用典故、以名贵的器物入诗,展示出雍容华贵的气质。著有《苍霞草》《遽编》《说类》《玉塘纲鉴》《宫词》《福庐灵岩志》等。叶向高写景、纪游方面“文武双全”,难怪瑞岩山景色区留下其父子多幅墨宝。叶向高是明代政治家、藏书家、诗词家、书法家。亦是吾邑对外宣传推介的一张亮丽名片。古代“福清哥”的墨宝在瑞岩山景色区瑞岩寺左侧石磴路边,有一幅郑天佐的“登瑞岩诗”摩崖石刻。诗曰:朝爽喜登临,层崖积翠侵。岚光涵海色,雁影下秋阴。白社忘轩冕,青山逐尚禽。幽幽象外意,花雨石坛深。万历壬辰秋日登瑞岩。思州府知府郑天佐题。郑天佐,字时才,号金峰,今龙山街道柏渡村人。明嘉靖甲子年(1564年)由乡荐,任湖南桃源县令,修《桃源县志》。后迁广东惠州通判,擢贵州思州府知府。这位古代“福清哥”终身贫寒,廉洁营私,不畏权贵。曾与林廷瓒、郭遇卿等人重修福清龙江桥,又重建瑞岩山石佛阁,并撰《重建石佛阁记》。《明诗综》载,郑天佐为惠州通判时,“善折狱,民歌之。曰:县迟尉,府一年,但诉郑青天,讼无滞,民不冤。”在瑞岩山景色区瑞岩寺后侧山坡,一幅《开桃花洞记》摩崖石刻特别醒目。这篇出自福清东瀚才子、明万历太学生欧应昌之手的漂亮散文,全文258字,字数之多居瑞岩山题刻之最。《开桃花洞记》叙说了邑人开拓桃花洞来历及作者寻觅、旅游的感受。文笔细致入微,生动传神,过目难忘。瑞岩山摩崖石刻《开桃花洞记》-郭成辉摄 摩崖石刻开桃花洞记全文:余闻瑞岩之最胜在桃花洞。万历庚戌四月来游,觅兹洞不可得。僧海宁为言,即今之飞来岩也。余谓陵谷未移,变卦如此,岩即洞耶?是耶非耶?蒲月复来游,见有桃花洞口,闻水声潺湲,心甚异之,复行入至洞,历览诸景皆幽胜奇绝,宛然武陵佳致也。出诘岩僧,云:里人林朝赓、谢雒、郑材诸君,雅有烟霞癖,因卫人李逢春者踪迹其处,遂谋林茂绩、翁寿祺、郑汝梅、翁云龙、施尧则、李若宷诸君辟之,故得洞云。夫山灵显晦,亦自有时,余向之所耳,而目者俱成梦境,乃今旦暮遇之矣。是山灵之显,为林、谢诸公而其不忍久晦,亦似为予也。欧应昌记。